援襄医疗队启用智能设备“望闻问切”
越来越多来自辽宁的“救治神器”正在襄阳战“疫”一线投入使用。3月5日,经过几天调试,由辽宁中医药大学向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和襄阳市中医院捐赠的4台望诊仪正式投入使用,成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中医专家延伸的“手”和“眼”。
3月6日,在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发热病房里,一台脉诊仪和一台舌象仪已经投入工作。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院长廉凯表示,目前,两台设备已采集了30名病患的相关信息,诊断分析准确率达90%以上。“这是襄阳市在全国率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中医远程会诊,为将来湖北全省乃至全国推广中医远程会诊技术提供了基础保证和技术示范。”廉凯说。
“人工智能的应用为中医发展注入了现代活力。”据辽宁援襄医疗队队员、辽宁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关雪峰介绍,辽宁中医药大学率先将中医智能技术应用到新冠肺炎临床治疗中,舌象仪通过使用专业图像采集设备采集舌图、舌下络脉图、面图等,针对舌神、舌苔、舌形等,从11个方面、100多种中医诊断意义分析舌象,自动出具备选诊断结果;脉诊仪则是利用高精度传感器采集病人腕部桡动脉区域的脉搏搏动信号,将肉眼看不到的脉搏转化为直观图像,自动判断脉图结果。“这几项技术有效地修正了医护人员因穿戴防护服、医用手套、护目镜造成的‘望闻问切’偏差。”关雪峰说。
“从设备提供的脉图观察,这名患者的脉诊诊断结果为迟脉,多见于寒症。这与我平常采集到的信息诊断是基本一致的。”在看到脉诊仪的分析结果时,辽宁援襄医疗队队员、辽宁中医药大学教授于睿说。她表示,这些相对准确的信息为医护人员进一步系统精准救治新冠肺炎患者提供了有力依据和科学研判。“在这个信息基础上,我们给每位患者进行辨证论治,这就相当于我们多了一双手、多了一双眼睛。”于睿说。
关雪峰表示,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产品与中医药结合,中医药现代化正在加速实现跨越式发展。“未来,我相信中医在这次疫情中的技术应用与临床治疗经验会走出国门,在世界范围内帮助更多的患者恢复健康。”关雪峰说。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省人大常委会调研组赴我省各市调研
- 新松机器人智能口罩生产线批量交付
- 争分夺秒保工期 如期投产保运营 辽河油田储气库群项目建设现场施工忙
- 我省七十一个总投资五亿元以上项目开复工
- 辽宁又一重大利用外资项目签约落地 唐一军出席签约仪式
- 陈求发主持召开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领导小组第15次会议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求发主持会议
- 援襄医疗队启用智能设备“望闻问切”
- 我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获融资担保支持
- 2月以来省政务服务中心网上办事2500余件
- 方大集团捐款1亿元助力我省抗疫
- 今年全省40所高校新增98个本科专业
- 出版集团线上开标规模品种创历年之最
- 31个重大项目 “云”集大连金普新区 总投资额1186亿元
- 大连严格规范复工复产期间市场价格行为
- 快板名家于忠德师徒云录制新作
- 沈阳企业制作《放飞梦想》MV—— 携手战“疫”,传递温暖
- 沈阳宣判两起涉疫情犯罪案件!用搓澡巾冒充口罩售卖被判一年二个月
- 沈阳和平区:立体网红产业园等9大新兴产业项目签约
- 跨越1800公里!医大一院专家为武汉患者远程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