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大鸣:打破城乡界限 补齐乡村教育资源短板
作者:王 坤
2020-05-24 00:14 来源:辽宁日报
针对乡村优质教育资源紧缺、教师队伍结构性缺编、教师难招难留等问题,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王大鸣呼吁,推进县管校聘,打破农村教师和城市教师职业身份的界限,实现城乡间教师充分交流轮岗,补齐乡村教育资源短板。
王大鸣在调研中发现,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贫困农村地区教育投入力度,为乡村教师解决编制、提高补助标准、在职称评定上优先考虑,但实践中,由于城乡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很多乡村教师在解决编制后仍想办法离开乡村。“城市教师支教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乡村教育资源不足问题,但从长远看,对改善乡村教育质量的贡献十分有限。”王大鸣说。
如何促进城乡教师资源平衡、补齐乡村教育发展短板?王大鸣建议,强化政府对教育资源统筹管理。“教育部门要持续释放城乡教育一体化政策信号,在加大教育投入力度的同时,把教育一体化工作纳入省、市、县三级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范畴,激励并督促各级政府制定好农村教育规划,优先保障农村教育投入,扩充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最大程度促进省域、县域城乡教育公平发展。”
王大鸣建议,还要加强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引导优质师资力量向乡村延伸。一方面,加大对村小、乡镇中心校和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建设;另一方面,加快提升镇中心校和寄宿制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缩小与城区学校的差距,提升乡村学校的吸引力。
“城区学校与周边乡镇学校还可以‘大手拉小手’,通过成立教育集团的方式,推进一体化融合发展,通过设立分校区的方式,解决城区学校空间不足、乡镇学校校舍空余的问题。”王大鸣建议。
(责任编辑:王海涛)
相关报道
-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审议政协工作报告 夏德仁参加审议并发言
5月22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分别在各自界别组参加小组会议,审议全国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情况报告。住辽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主席夏德仁参加审议并发言。
-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离沈赴京
肩负全省人民重托,满怀参政议政热情,5月19日,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住辽全国政协委员乘坐飞机离沈赴京。
- 全国政协委员朱建民——发挥民企优势 以科技助力抗疫
- 全国政协委员岳泽慧—— 关注群众最关切的医疗卫生问题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 我省贫困人员将全部纳入基本养老保险
- 热议报告 共谋振兴
- 王大鸣:打破城乡界限 补齐乡村教育资源短板
- 戴继双:加大力度支持 装备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 立足“六稳”“六保” 以实干促发展——我省代表委员继续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重要讲话
-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讨论政府工作报告
- 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辽宁代表团召开临时党支部委员会议
- 交互H5|@总书记,辽宁2.02万名选派到乡村工作干部向您报告
- @总书记,辽宁坚决打赢!
- 代表团会议怎么开?门道真不少
- 沈阳市召开道德模范工作座谈会
- 辽宁省将开发临时性乡村公益性岗位
- 高琛:规范完善“互联网+教育”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 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振兴发展中——我省代表委员热议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 住辽全国政协委员审议政协工作报告 夏德仁参加审议并发言
- 辽宁代表团举行全体会议审议政府工作报告
- 系列之二十三:奋永当先,亮剑战疫,捍卫信息通信“生命线"的热血尖兵
- “白”话两会② | 政协委员名人多,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