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金句来“习”
脱贫攻坚是习近平总书记心里最牵挂、花的精力最多的一件大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多次在重要会议、重要时点、重大场合反复强调脱贫攻坚,作出了一系列新决策新部署,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辽报君根据新华社公开报道,对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进行了摘录,供广大读者重温学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12年12月29日至30日在河北省阜平县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的讲话
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的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
——2013年11月3日至5日在湖南考察时的讲话
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众对幸福生活的憧憬还没有变成现实,我们就要毫不懈怠团结带领群众一起奋斗。
——2014年1月26日至28日在内蒙古调研考察时的讲话
我们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没有老区的全面小康,特别是没有老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那是不完整的。这就是我常说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涵义。
幸福美好生活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要靠艰苦奋斗来创造。
——2015年2月13日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各地都要在扶持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第一书记)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上想办法、出实招、见真效。
要坚持因人因地施策,因贫困原因施策,因贫困类型施策,区别不同情况,做到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不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
——2015年6月18日在贵州召开部分省区市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的讲话
40多年来,我先后在中国县、市、省、中央工作,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
通过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通过易地搬迁安置一批,通过生态保护脱贫一批,通过教育扶贫脱贫一批,通过低保政策兜底一批。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2015年10月16日在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的主旨演讲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一个标志性指标。
脱贫攻坚已经到了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所面对的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采用常规思路和办法、按部就班推进难以完成任务。
——2015年11月27日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西部地区特别是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程度深、扶贫成本高、脱贫难度大,是脱贫攻坚的短板。
抓工作,要有雄心壮志,更要有科学态度。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是搞运动、一阵风,要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
——2016年7月20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脱贫计划不能脱离实际随意提前,扶贫标准不能随意降低,决不能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
一切工作都要落实到为贫困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上,切实防止形式主义,不能搞花拳绣腿,不能搞繁文缛节,不能做表面文章。
——2017年6月23日在山西省太原市主持召开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脱贫攻坚期内,扶贫标准就是稳定实现贫困人口“两不愁三保障”、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指标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要始终坚持,不能偏离,既不能降低标准、影响质量,也不要调高标准、吊高胃口。
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要加强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激发贫困群众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和引导他们靠自己的努力改变命运。
——2018年2月12日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的讲话
贫困县党政正职要保持稳定,做到摘帽不摘责任;脱贫攻坚主要政策要继续执行,做到摘帽不摘政策;扶贫工作队不能撤,做到摘帽不摘帮扶;要把防止返贫放在重要位置,做到摘帽不摘监管。
——2019年4月16日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讲话
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我国将有1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这么多人脱贫,这对中国和世界都具有重大意义。
今年是脱贫攻坚战最后一年,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
到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必须如期实现,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这是一场硬仗,越到最后越要紧绷这根弦,不能停顿、不能大意、不能放松。
——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
乐业才能安居。解决好就业问题,才能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防止返贫。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在陕西考察时的讲话
把黄花产业保护好、发展好,做成大产业,做成全国知名品牌,让黄花成为乡亲们的“致富花”。
共产党是一心一意为人民谋利益的,现在不收提留、不收税、不收费、不交粮,而是给贫困群众送医送药、建房子、教技术、找致富门路,相信乡亲们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
——2020年5月11日至12日在山西考察时的讲话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沈阳市、葫芦岛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同比增三倍多
记者日前从省检察院获悉,2020年以来,辽宁检察机关不断深化司法救助工作机制建设,加大对贫困当事人救助帮扶力度,积极构建多元救助格局,去年共办理国家司法救助案件390件,同比上升324%,...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节祭奠活动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沈阳市、葫芦岛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同比增三倍多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节祭奠活动
- 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英烈见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不忘英雄 铭记历史
- 向英烈致敬 沈阳市公安局向公安英烈敬献花篮
- 辽宁省推出1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 今年辽宁全省物业管理工作要点确定
- 辽宁多措并举破除老年人“办事难”
-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丹东举行祭扫活动告慰英灵
- 一心为民的政法老兵 ——记“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阜新县司法局副局长张彪
- 清明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光荣院里听抗美援朝故事
- 秉承先烈遗志 凝聚奋进力量——辽宁省社会各界举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英烈
- 辽宁省清明烈士祭扫工作视频部署会在沈阳召开
- 打造政法铁军 建设法治辽宁——辽宁省有力有序有效推进政法队伍教育整顿
- 沈阳市推行全领域包容免罚清单
- 辽宁一批扫黑除恶先进集体和个人获全国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