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取得初步成果
建筑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牵动作用。辽宁省建筑业增加值占全省GDP的6.5%以上,建安投资占全省固定资产投资的60%,解决了100多万人就业。
近年来,全省建筑业逐步企稳回升,2019年建筑业总产值重回正增长轨道,全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3554.6亿元,同比增长0.7%,在近几年连续下降的形势下首次转正;在省外完成产值1050.7亿元,同比增长4.9%,外向度29.6%,“走出去”战略取得初步成果。

“专精特”企业少
但是,全省建筑业仍然存在市场份额不高,企业结构不合理,“专精特”企业少,竞争力不强等问题。特别是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员返辽困难,建筑材料运输不畅,建设项目开工数量比同期大幅减少,全省建筑业面临的冲击更加显著,困难更多、挑战更大、任务更重。
为充分发挥建筑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作用,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提升建筑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助力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今年4月辽宁省出台了《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
打破壁垒
《意见》的出台,对建筑业企业在争项目、争市场、增业绩,开拓市场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支撑作用,打破了多年来制约我省建筑企业发展的资质、资金、市场等方面壁垒。
《意见》提出,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建筑业“放管服”改革。包括:深化资质改革,放宽资质承揽业务范围,允许互跨专业承接同等级业务。打破资质逐级晋升限制,总承包企业可直接申请同等级或下一等级相关专业承包资质;优化安全生产行政许可;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持续整顿建筑市场秩序。
继续“走出去”
《意见》重点支持建筑企业与央企和省外优势企业合作经营,鼓励建筑企业与外埠企业联合承包,参与“新基建”和民生工程建设,提高建筑业对全省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实施走出去战略,推进建筑业开放发展。包括:支持建筑业企业开拓省外、国外市场;支持民营建筑业企业发展,省内所有建设工程项目应向民营企业开放,不得违规设置附加条件和歧视性条款。
推进绿色建造
《意见》强化科技支撑,激发建筑业动力创新。包括:加快推进数字建造新技术应用;鼓励创建优质工程,开展全省建筑业优质工程评选工作,给予获奖企业一次性奖励。组织开展创建省级建筑施工安全标准化示范项目和企业活动。
促进转型升级,推进绿色建造方式。包括:积极发展装配式建筑,对被评定为省级及以上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示范项目的建筑业企业,给予加分;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出台工程总承包管理办法。
给企业“减负”
《意见》提出,减轻企业负担,实现建筑业共享发展。包括:减轻企业保证金负担,推行工程担保制度,可以银行保函、保证保险、担保公司保函等方式缴纳投标保证金、履约保证金、工程质量保证金。农民工工资支付保证金实施差异化管理,在同一工资保证金属地管辖区域设定缴存金额上限,县级不超过200万元,市级不超过400万元。保证工程款及时支付,政府投资项目不得拖欠工程款,未完成竣工结算的项目,有关部门不予办理产权登记;保证农民工合法权益,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行为。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辽宁省建筑业“走出去”战略取得初步成果
- 丹东法院通过“挑刺找茬”提升办案质量
- 辽宁出台实施方案推动农产品出村进城
- 辽宁省电梯安全管理条例征询修改意见
- 辽宁省印发2020年卫生应急与安全生产工作要点
- 以必胜信心昂扬斗志决胜全面小康——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两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 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各项决议草案、草案建议表决稿和决定
- 让绿色成为辽宁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我省代表委员聚焦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
- 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习近平总书记在政协经济界委员联组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引发热烈反响
- 辽宁代表团继续分组审议两高工作报告
- 省人大常委会启动慈善法执法检查
- 即日起启动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
- 我省印发方案为基层政务公开定标准
- 李萌娇:将社会救援力量 纳入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 王德佳:用实际行动 赢得人民群众的认可
- 向大会提交的《关于乡村振兴有关问题的建议》——辽宁19名代表“写”了10个月
- 辽宁代表团分组审议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有关草案修改稿和两高工作报告
- 辽宁全省枪爆违法犯罪发案呈下降态势
- 辽宁省行政执法“三项制度”改革见成效
- 刘中民:加大力度建设高水平重大科技基础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