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精准施策破难点 啃下脱贫“硬骨头”
抚顺聚焦薄弱环节,实施十项脱贫攻坚专项行动
精准施策破难点 啃下脱贫“硬骨头”
6月6日一大早,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尹家村建档立卡贫困户王福利就开始了一天的工作——盖房子。眼看新房子快上瓦了,王福利心里亮堂。“要不是党的政策好,我这辈子也住不上这样的房子!”王福利说,今年,自家的房子被鉴定为D级危房,得到危房改造资金4万元,盖起了这座新平房。目前,抚顺市1066户贫困户危房改造工作全部开工,6月30日前,这些贫困户将和王福利一样住上新房子,开启新生活。
今年以来,抚顺市针对脱贫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实施住房安全、健康、教育、饮水安全、产业、兜底保障、交通、科技、党建、就业等十大脱贫攻坚专项行动,聚焦薄弱环节,精准施策,攻破难点,啃下脱贫“硬骨头”,持续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截至5月底,全市185名未脱贫人口中,已达到脱贫标准108人;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下5169名已脱贫人口中,达到5000元以上2706人。
抚顺市实施挂图作战,对未脱贫人口基本信息、帮扶措施等实时跟进,精准帮扶。对年人均纯收入在5000元以下已脱贫人口帮扶情况在乡、村两级挂图,市、县实施电子管理。同时,对建档立卡系统内年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或年人均收入不稳定、“三保障”不牢固的已脱贫人口进行监测,针对可能出现的产业收入、基本医疗保障、义务教育保障、住房安全保障不稳定的返贫人员给予针对性帮扶。目前,全市未脱贫人口中有80%纳入低保,年人均收入5000元以下的5169名已脱贫人口中有50%纳入低保;大病和重病贫困人口实现100%救治;对贫困家庭小学至高中阶段学生实施全覆盖救助。
在产业扶贫方面,抚顺市严格落实“两不愁三保障”要求,保证每个乡镇至少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扶贫主导项目,确保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有一个产业项目,进一步促使脱贫攻坚从输血式向造血式转变,实现贫困户持续增收。依托特色粮油、林特果、畜禽养殖等10个长效扶贫产业,抚顺市加大对产业扶贫的财政支持力度,统筹整合村集体经济资金、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资金、种植结构调整资金、高标准农田建设资金、农田水利资金、农机购置补贴资金等项目资金,培育和建设了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劲、经营效益较高、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扶贫项目。目前,全市每个县区都形成了两个以上特色鲜明的产业扶贫项目,初步形成了十大扶贫产业、26个产业扶贫项目。
为了确保各项政策顺利落实,抚顺市建立健全工作保障机制,全面落实市、县、乡、村四级书记抓脱贫攻坚,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要求,层层落实脱贫任务。同时,加强监督考核,对脱贫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通报,对推诿扯皮、工作滞后、成效差的干部给予通报批评。通报批评反馈问题整改不力的,对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进行约谈,给予问责,保证脱贫成效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沈阳市浑南区为国企定制预防腐败“套餐”
- 辽宁省殡葬服务机构行风整治专项行动启动
- 鞍山聚焦六大战役攻坚污染防治
- 辽宁全省589座无居民海岛新一轮摸底调查展开
- 抚顺市精准施策破难点 啃下脱贫“硬骨头”
- 辽宁省全面提升建档立卡人口脱贫质量
- 辽宁省举办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培训班
- 金属非金属地下矿山安全隐患排查治理行动展开
- 省人大常委会启动《辽宁省城镇燃气管理条例》立法调研
- 辽宁省推进农村低保领域专项治理
- 辽宁省加大对污染环境违法犯罪打击力度
- 2019年以来辽宁法院共审结各类环境资源案件7374件
- 《辽宁省企业环境信用评价管理办法》修订
- 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会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 陈求发主持会议
- 大连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委书记、理事会主任赵公发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 全省脱贫攻坚推进会议召开
- 沈阳印发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
- 沈阳“五个聚焦”多维度依法治市
- 辽宁省对海洋灾害发生趋势进行预测会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