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山市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拓展就业新空间——端稳了“饭碗” 日子更踏实
鞍山市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拓展就业新空间——
端稳了“饭碗” 日子更踏实
开栏的话 当前,我省全面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为充分反映全省各地的生动实践,今起本报推出“落实‘六稳’‘六保’一线见闻”系列报道,聚焦各地、各部门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只争朝夕、真抓实干,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的新风貌、新经验、新成果。
7月15日一大早,姜峰就来到鞍山市铁东区和平街道健身社区“8890幸福驿站”综合服务体便民超市,忙着将芸豆、黄瓜等新鲜蔬菜摆上货架。
“每个月有3800元稳定收入,中午还供顿饭,能找到这样的工作,感觉很满意。”在便民超市从事理货工作的姜峰,一边整理货品,一边对记者说。
姜峰此前在一家农贸市场摆摊卖鲜菜。“饭店不开门,有点冬储菜的老百姓,也都不出来买了。”姜峰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生意不太好,他也丢掉了“饭碗”,失去了收入。
姜峰生活的改变,得益于鞍山市大力发展的社区经济。
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鞍山市把创新发展社区经济作为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举措,以建设“8890幸福驿站”综合服务体为平台,通过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根据社区基本情况和周边商业配置,有选择性地植入社区需求功能,增加医疗、养老、商超、食堂等服务,积极发展社区新的经济业态,不断拓展就业新空间。
“拿我们社区来说,有选择性地植入了商超、金融、康养等服务,特别是这个以售卖岫岩满族自治县和千山区优质土特农产品为主的便民超市,十分受居民欢迎。”健身社区党委书记高锦说,便民超市拉动了消费,也给姜峰们创造了就业机会。
虽然每天凌晨三四点钟就起床去农村大棚往回拉货,但比之前的工作收入更稳定,从摊贩变身为超市理货员的姜峰幸福感在提升。用他的话讲,“对咱老百姓来说,端稳了‘饭碗’,日子才会过得更踏实、更安定,更有奔头!”
与姜峰实现再就业模式不同,在鞍山市大力发展社区经济的带动下,杨春富是在创业中实现了就业。
家住鞍山市千山区的杨春富多年在外打工,今年由于疫情影响没能外出而失业。得知家门口的泉兴社区8890便民服务超市扩大经营范围,他便租赁摊位做起了炸串生意。
“赚得比以前还多,更主要的是在家门口就业,能照顾到家。”杨春富说,在社区经济的带动下,疫情给他带来的是增收的机遇。
采访中,鞍山市8890便民服务连锁超市运营负责人杨春杰告诉记者,以居民需求为导向,超市在不断完善服务功能的同时,也给更多人带来了就业机会,目前,仅泉兴社区超市就带动就业超过30人。
事实上,在鞍山市,不仅是便民超市,医疗康养、食堂服务等社区新经济业态,带动就业的效果也在不断显现。据介绍,预计鞍山城区297个社区的“8890幸福驿站”综合服务体将于8月底前全部完成,届时,吸纳就业将达到1万余人。
- 省司法厅推出21项举措 服务保障“六稳”“六保” 助推高质量发展
- 省领导深入各地调研督导“六稳”“六保”工作落实情况
- 省领导深入沈阳等地调研督导“六稳”“六保”工作落实情况
- 留下青山 蓄住活水——阜新市以创新举措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纪实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鞍山市大力发展社区经济拓展就业新空间——端稳了“饭碗” 日子更踏实
- 锦州310个高频事项实现“最多跑一次”
- 抚顺民政系统多措并举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 公安系统积极备汛做好应急抢险救援准备
- 中央防汛抗旱沈阳仓库调运物资驰援江西
- 今年以来辽宁生态放水逾2亿立方米
- 《辽宁省民办非企业单位年度检查实施办法》明年1月1日起施行
- 我省一楼一策全力攻坚“回迁难” 上半年再销号9327户
- 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党组(扩大)会议暨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议
- 政府过“紧日子” 保障民生“好日子”
- 省政协举行“加快我省区块链技术 和产业创新发展”专题协商会议 夏德仁主持并讲话
- 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 刘宁主持
- 葫芦岛市连山区为纪检监察干部建廉政档案跟踪管理
- 省人大常委会公开征求有关社会保险工作意见建议
- 全省市级党委统战部长会议在沈阳召开
- 刘宁:全力夺取防汛抗旱双胜利
- 铁岭推行人大代表建议“五级领办”制度
- 辽宁卫生健康系统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
- 辽宁省发布“三有”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党课开讲啦”活动在辽宁省全面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