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基本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记者赵静 见习记者卜志勇报道 9月9日,记者从省生态环境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目前我省已基本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为有效破解“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买单”问题,改善我省生态环境质量提供坚实制度保障。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是指赔偿义务人即违反法律法规,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单位或个人,应当承担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责任,做到应赔尽赔。它体现环境资源生态功能价值,促使赔偿义务人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生态环境损害无法修复的,实施货币赔偿,用于替代修复。
近年来,我省积极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机制改革,于2018年7月制定实施方案,启动损害赔偿制度改革。今年6月,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法院、省检察院等7部门,联合印发了《辽宁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磋商办法(试行)》等4个配套文件,对损害赔偿磋商全过程进行了规范,明确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的适用范围、定义、主要领域、主要内容、主要原则和相关要求,规范了生态环境损害修复项目的组织实施,规范了损害赔偿工作信息公开的相关要求,以及公众举报的处理等,明确了开展损害赔偿工作的相关流程和要求,确保损害赔偿制度正常有效运转。
同时,我省积极推进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能力建设,全省有3家机构入选生态环境部损害鉴定评估机构推荐名录,开展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工作,基本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目前,我省正加快推进案例试点,依法严惩环境违法犯罪行为。截至目前,全省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例达到23件,结案6件。
省生态环境厅介绍,今后将进一步完善省级层面制度体系,把损害赔偿工作纳入省级生态环保督察的重要内容,健全源头预防、过程控制、损害赔偿、责任追究的生态环保体系。
- 碧海蓝天看辽宁:从“靠海吃海”到“靠海养海”——锦州营口盘锦葫芦岛四市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 筑起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辽阳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 2020年第一批省级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面启动
- 改善土壤生态环境质量 坚决打赢净土保卫战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31885629)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省工商联召开十二届四次执委会议
- 庆祝2020年教师节暨“辽宁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大会在沈阳召开
- 省民政厅就加强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向社会征求意见
- 辽宁下放矿产资源储量管理权 政府直接评审备案项目由18种减为4种
- 辽宁省基本建立起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
- 辽宁全面清理与两个《条例》内容不符的法规、规章和文件 为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消除“中梗阻”
- 振兴论坛:用有效的“管”保障有力的“放”
- 省政府召开党组会议和常务会议 刘宁主持
- 省政府与国泰君安证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 省委政法委召开会议推进调研宣传信息工作
- 省人大常委会举行党组(扩大)会议
- 省政协举行十二届五十六次党组(扩大)会议 夏德仁主持会议并讲话
- 为夺取抗疫斗争全面胜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在我省社会各界引起热烈反响
- 关于推荐第六届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和第二届全国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新一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候选名单及保留荣誉称号名单的公示
- 关于辽宁省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候选名单及保留荣誉称号名单的公示
- 关于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女性(集体)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候选人(单位)的公示
- 省妇联今年捐资助学313名贫困家庭大学生
- 省民政厅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有3名以上党员的社会组织单独建立党组织
- 辽宁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公共服务平台上线
- 辽宁省部署防御10号台风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