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企业需求作为制度创新的动力——二论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优化营商环境,是辽宁振兴征程上的攻坚战,事关全局,决定未来。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将“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全面深化改革”作为“六项重点工作”的第一项,这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与关心,充分说明了这项工作在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中的地位与作用,充分彰显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与紧迫性。
近年来,我省营商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对标先进地区的水平、对照企业和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提升空间。营商环境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着不少体制机制障碍、利益固化藩篱,这些问题不仅影响当前,对长期发展影响更大,必须努力加以突破。解决这些问题,核心在制度创新,通过制度变革使经济主体能够具有更高的行为效率和创造力,从而以更大的创新活力释放经济增长潜力。推进制度创新,要把企业需求作为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疏通堵点、破解难点、消除痛点,营造良好政策制度环境,千方百计为企业发展壮大创造条件,充分调动全社会干事创业的热情。
感人心者莫过于情。干部带着感情去做事,群众感受就不一样。制度创新,也要涵养“共情能力”,进行“换位思考”。目前看,在我省,部分干部为市场主体考虑和服务的意识仍不够强,在解决某些困难问题时,政策“徘徊在眼前”、制度“高挂在墙上”、服务“停留在嘴上”,而不是想办法帮助对方把事办成。这就需要我们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带着感情、带着“温度”,用心倾听群众、企业、基层的诉求,与他们一起想办法解决实际问题,在为人民服务的实践体验中增进与人民群众的感情。对办事过程中遇到的种种新情况、新问题,要置身群众、企业、基层立场,及时研究,提出对策,积极化解。
制度创新要有理想,但不能理想化。现实当中,一些地方优化营商环境举措不少,但实施后往往效果不佳,市场主体痛点依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出台这些举措前,不了解群众需求。杜绝制度创新的“空中楼阁”“自弹自唱”,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就要知道群众在想什么,需广开言路、多做调研,既要“请进来”,更要“走出去”。“请进来”,就是畅通政企沟通渠道,搭建政企制度化沟通平台,建立倾听企业家意见和建议的长效机制,深入了解企业家所思所想、所困所惑,才会有助于发现营商环境建设中问题的“根子”,找到整治的“门子”;“走出去”,就是深入基层,扎实细致开展调查研究,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始终关注终端、接触末梢,这样改革的思路、决策、措施才能接地气、有人气,以实现对市场主体痛点的对症下药、精准施治、靶向治疗。
帮企业“克难”就是为经济“蓄能”,给企业“减负”就是给发展“加分”。坚决破除一切制约辽宁振兴发展的思想阻隔和制度羁绊,让制度创新贯穿于辽宁振兴发展的全过程、各方面,最大限度保护和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将使更多人才和资本汇聚辽宁,带动全省经济实现更有质量、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发展。
- 交出一份合格的时代答卷——一论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只要我们坚定信心、担当作为,将“小我”融入“大我”,人人、时时、处处都展现出真抓实干的生动画面,就一定能开创振兴发展的宏大场景。
- 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传达学习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精神
- 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四次会议 学习贯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次、第十一次会议精神
- 中共沈阳市委向党外人士通报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东北新闻网
微信订阅号
东北新闻网
手机版
东北新闻网
法人微博
新闻客户端
Android版
新闻客户端
iPhone版
![]() |
|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更多>>时政要闻
- 省财政拨付88.3亿元资金助春耕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初心长留天地间
- 这个党史学习小组组长是位“90后”
- 沈阳市、葫芦岛市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开展清明祭扫活动
- 全省检察机关办理司法救助案同比增三倍多
- 沈阳二战盟军战俘营旧址陈列馆举行清明节祭奠活动
- 跨越山河寄哀思——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祭扫英烈见闻
- 【网络中国节·清明】不忘英雄 铭记历史
- 向英烈致敬 沈阳市公安局向公安英烈敬献花篮
- 辽宁省推出10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
- 今年辽宁全省物业管理工作要点确定
- 辽宁多措并举破除老年人“办事难”
- 鲁迅美术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充分运用红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
- 丹东举行祭扫活动告慰英灵
- 一心为民的政法老兵 ——记“2020年度十大法治人物”、阜新县司法局副局长张彪
- 清明假期安全防范工作视频会议召开
- 光荣院里听抗美援朝故事
- 秉承先烈遗志 凝聚奋进力量——辽宁省社会各界举行祭扫活动缅怀革命英烈
- 辽宁省清明烈士祭扫工作视频部署会在沈阳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