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nnel_name!""}
新闻热线 024-23187042 值班电话 024-23186204
东北新闻网
北斗融媒
您当前的位置 :东北新闻网>>辽宁频道>>本网原创
我在英雄城市致敬英雄 | 姚振峰:30载坚守,用镜头致敬老兵!

2025-08-01 09:17:37    来源:东北新闻网 分享到:

东北新闻网、北斗融媒讯(记者田理)"老人家看这里!好,3、2、1……"镜头前,101岁的抗战老兵王凤和高举右臂,敬出标准军礼。快门声落,瞬间定格——这是姚振锋拍摄的第279位老兵,近30年间,他拍摄了近3万张照片,在快门与光影的交错中,定格的不仅是军旅岁月,更是一座城市的英雄情怀。

抗战老兵王凤和

从军营记录者到历史摆渡人

1998年,原沈阳军区司令部摄影记者姚振锋执起相机,将镜头对准训练场与边海防。他的作品屡登《解放军报》《解放军画报》,记录着铁血军魂。但2014年首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归国仪式上,一位老兵颤巍巍举手敬礼、呢喃"战友回家了"的画面,彻底改变了他的创作轨迹。

"那一刻,我懊悔没有按下快门。"这份遗憾,化作姚振锋对老兵群体的执着追寻。第八批烈士遗骸归国时,他终于捕捉到四位老兵庄严敬礼的瞬间。这张照片被沈阳市大中小学列为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更成为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的"终章展品"。

为历史补妆让英雄有像

"许多老兵一生没穿过军装拍照。"在与老兵的深入接触中,姚振锋发现一代人的集体遗憾。自此,他的镜头多了份温暖使命:为抗战、抗美援朝、解放战争的老兵补拍军装照。

志愿军老兵金东辉(左一)、姚振锋(右一)

有一次他受邀为志愿军老兵拍摄照片。拍摄过程中发现金东辉没有穿志愿军的军服,经过询问得知,因为退伍时间较长,又经历了数次搬家,金东辉的军服遗失了。老兵落寞的神情,姚振锋看在眼里。拍摄结束后,他多方联系,为金东辉复制了一套志愿军军装。收到这份礼物,金东辉高兴极了,迫不及待地换上,请姚振锋为他拍照。“穿上老式军装的那一刻,金老的眼睛里都闪着光。”姚振锋回忆说。如今,这张照片与278位老兵的影像一道,成为跨越时空的精神雕塑。

金东辉穿上老式军装

"我要把英雄的故事讲给未来听"

姚振锋的工作远不止于拍摄。他举办摄影展、走进学校社区宣讲,将红色故事转化为生动教材。"要让00后通过老兵的皱纹读懂历史。"今年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他正筹备新展,聚焦12位抗战老兵及其家庭的鲜为人知的故事。

姚振锋为志愿军老兵李维波拍摄的军装照

在姚振锋眼中,红色是沈阳这座英雄城市的底色。从"一五"计划的工业长子到如今智造升级,这座城市始终承载着家国情怀。而他,正用光影为英雄立传,让年轻一代在镜头中触摸信仰的温度。

"每一次快门都是与历史的对话。"姚振锋的工作室堆满老兵资料,279个名字背后,是279段淬火成钢的传奇。他常说:"老兵在,历史就在;照片在,精神就在。"

当101岁的王凤和再次敬起军礼,当金东辉穿上军装的瞬间定格,这些影像早已超越照片本身,成为民族记忆的载体。在沈阳,英雄精神从未远去——它在一双布满皱纹的手中,在一个标准的军礼里,在3万张照片的方寸之间,代代相传。

责任编辑:万珍妮

东北新闻网微博

北斗融媒

*本网站有关内容转载自合法授权网站,如果您认为转载内容侵犯了您的权益,
请您来信来电(024-23187042)声明,本网站将在收到信息核实后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channel_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