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中国工业从这里冉冉升起。第一炉钢水、第一台机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曾经,上千个新中国工业史上的“第一”诞生于斯。

辽宁,先进的装备制造从这里起航。百万吨乙烯压缩机、高端数字机床、“10万大空分”…….如今,众多世界顶尖的装备制造“核心”制造于斯。

辽宁,新时代培育大国工匠的摇篮。“手工打磨舰载机零件”的方文墨、“中国芯”追梦人姜妍、“工人发明家”李超……他们用奋斗,让梦想变为现实。

喷薄日出,华彩熠熠;初心如磐,辽宁启航。新征程,“我们”擎画“三篇大文章”,担纲工业大振兴,铸造大国重器,撑起民族脊梁,续写时代华章。

他是一名工匠,从事齿轮加工23年;他是“齿轮王”,致力于追求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工艺加工;他是沈阳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沈鼓集团”)齿轮压缩机公司副总经理,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壮大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精兵巧匠。他的名字叫徐强。
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不论是传统制造业还是新兴产业,工业经济还是数字经济,工匠始终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工匠精神始终是创新创业的重要精神源泉。
“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职业技术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主阵地主渠道,是大国工匠成长的摇篮,要踏准改革的鼓点、顺应时代的需要,为新时代培养更多既有真才实学、又有高尚品德的高技能人才。
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更多大国工匠,为中国经济的创新驱动和高质量发展凝神聚气。